马鞍山锥尾粉蚧

Idiococcus maanshanensis   Tang et Wu
   

  77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雌成虫:虫体狭长而扁平,两侧近平行。体长约5—10mm,宽约2—3mm。虫体裸露。体硬化。体呈紫红色,四周有一圈白色蜡质。触角2节,基节环状,端节圆锥状,其顶端有6根刺毛。喙1节,较小,通常位于体腹面中部。前气门和后气门分别位于口器的前、后两侧体缘的腹面的凹穴内。气门口周围有一群三孔腺。肛门位于体末腹节背面,肛环具肛环孔,但无肛环毛。尾裂明显。阴门位于第7、8腹节腹板间。腹部8节,分节明显,在背、腹面体节两侧各有1菊花形斑(在头胸部的菊花斑排列不如腹节规则)。末节呈半圆形。三孔腺有大小2种,位于突出的底盘上,密集分布于体背、腹面的体缘和亚缘区。管状腺仅分布于腺囊中,在第2腹节腹板两侧各有漏斗状腺囊,其上密布多角形孔腺,每个孔眼中有1个管状腺开口。体毛稀疏分布于体背、腹面。在最后2腹节上具体刺。

生物学

生活习性:每年一代,以雌成虫或第1—3龄若虫越冬。8月雌成虫出现,9月下旬至10月上旬若虫大量出现。卵胎生,每雌产仔约71—259个。

生境信息

寄主:浙赣箬竹Indocolamus migoi。

国内分布